兒童發展問題
服藥後脫胎換骨 花兩年力追 過度活躍女生考入中大
一個經常考包尾、上課時愛印腳的學生,多會被歸納為懶的一群。18歲的謝樂宜從小背上「懶學生」這個罪名,卻無人發現原來她是因為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失調作怪,幾乎在責罵聲中埋沒了天份。直至中四那年,謎底揭開,在藥物治療下,樂宜脫胎換骨,以兩年時間力追新高中課程,終在文憑試奪得兩科5**,成功考入中文大學,昨獲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頒發殘疾學生獎學金表揚。
其實樂宜小時候已出現病徵。她讀幼稚園時最高紀錄要8個小時才完成功課,小學時更要做到凌晨,「默書前一晚抄好多次,第二日都可以完全唔記得,做功課坐喺度一個鐘淨係拎起支筆。」在大埔一間Band1中學讀書的她,每年都徘徊全級最尾幾名,「老師成日鬧我懶、唔認真,我都覺得自己無藥可救。」 金。
治療後首感功課的樂趣
中三那年,學校開始催谷學生應付文憑試,樂宜如臨大敵,上學時經常肚痛,甚至邊上課邊哭,家人始發現有問題,帶她看兒科,醫生隨即轉介她看兒童心理,中四時被診斷患有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失調,「嗰刻好開心!原來唔係我嘅錯。」她開始服藥治療,笑言首次感受到功課的樂趣,「做數學題做到唔願起身」。
為追回進度,樂宜幾乎足不出戶溫習,終在文憑試考獲佳績,中文及中國文學均考獲最高的5**級,中史亦有5*級,去年入讀中文大學,修讀中國語言及文學。現時仍要服藥控制病情的她表示,希望出書分享自己的經歷,將來當老師弘揚中國文化之餘,更要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母冀學校加強辨識病童
樂宜的媽媽謝太昨陪女兒一同領獎,感動之餘亦有點自責,自覺耽誤了女兒的學習,「我哋唔識,老師又唔知,以為佢由細到大都係做功課做得慢。」謝太期望學校可以加強辨識過度活躍症學童,及早發現更多受病患影響的「懶學生」。尤德爵士紀念基金今年撥款672萬,獎勵約900名學生、在職人士及學徒。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