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孩子是否有讀寫障礙?
通常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都不能夠正確或很流暢地認、讀及默寫詞語,包括學習中文或英文都有機會出現困難。他們往往不喜歡看書,因為他們在閱讀理解上實在有困難。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研究所指,大約有10至12%的學生都有讀寫障礙。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讀寫障礙有兩大指標:
- 學生IQ 智力一定要正常
- 智力正常但語文能力比同齡學生遜於某個水平
當你察覺小朋友在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均較同齡為弱,便應帶小朋友進行評估。讀寫障礙引致的學習困難如果沒有得到適當處理,有可能對小朋友長遠的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如何幫助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
為讀寫障礙的孩子提供情緒輔導及學術上的支援。
- 學術上: 觀察小朋友行為 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教學策略
- 提升閱讀能力的練習:改善辭彙的恆久記憶、理解及運用
- 提升理解能力及認讀技巧的閱讀練習
- 學習提升認字能力的方法
及早診斷有助於改善學習情況。教學上須為學童訂立個別學習計劃, 以及提供相關的調適及輔助。
什麼情況需要兒童心理學家到學校?
當家長有憂慮,不清楚小朋友在學校的學習或情緒行為情況,也不知道學校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的心理學家會到學校,收集資料,更深入了解小朋友的情況。從而提供一些建議給老師,如何去教導及支援學生,讓情況得以改善。
讀寫障礙評估
評估過程
學前階段( K2, K3) 懷疑個案: 可由兒科醫生進行及早識別評估。評估前會先向家長了解兒童整體情況並簡介評估流程。兒童可能需要先接受認知能力或整體發展評估。
小學及中學評估: 由心理學家進行。評估前會先向家長了解兒童整體情況並簡介評估流程。兒童須要先接受智力評估,方可進行進一步讀寫障礙評估。
評估工具
-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 第四版(香港版 ) 標準化智能測試
- 香港讀寫障礙及早識別量表 The Hong Kong Dyslexia Early Screening Scale (HKDESS)
- 香港小學生讀寫障礙測驗(第三版)(初小/高小)
- 香港初中學生讀寫障礙測驗(第二版)
*提供轉介到教育局或衛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 (CAC) 接受服務 (如需要)
評估對象
6 歲至 15 歲半的學童
讀寫障礙治療
為讀寫障礙的孩子提供情緒輔導及學術上的支援。
先觀察小朋友的行為,看他們情緒出現了什麼問題,了解此情緒會如何影響他的學習,在此方面提供輔導。
在學術上,由於是一種特殊學習障礙,心理學家會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教材和教學策略以及能提升閱讀能力的練習。過程中可以改善辭彙的恆久記憶、理解及運用能力,同時進行可以提升理解能力及認讀技巧的閱讀練習,是能有效提升學習認字能力的方法。
同時間,我們亦會為家長提供建議,可在家中為子女進行持續訓練或温習。
常見問題
讀寫障礙在香港普遍嗎?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顯示,約有百分之九點七至十二點六的學童患有讀寫障礙。當中約七成屬輕微程度,兩成為中等程度,餘下百分之十則屬嚴重程度。
讀寫障礙會遺傳嗎?
根據研究顯示讀寫障礙的成因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結構異常及腦部某些區域運作異常。遺傳因素 – 如直系親屬如父母或兄弟姊妹患有讀寫障礙,受讀寫障礙影響的機會比沒有家族史高三至四倍。
患有讀寫障礙孩子更容易患上焦慮症?
大部分讀寫障礙的孩子學業一般不太理想,有機會產生情緒問題,影響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低落。有些更可能同時被確診患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言語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等,令孩子於學習上遇上更多困難。